高三化学课件-化学能与电能课件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6-03-07 17:27:02
课件是老师的教学工具,同时也是我们学习的重要工具,在大家进行课前预习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下化学课件,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高三化学课件-化学能与电能课件,希望对大家学好化学有帮助。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生活在现代社会,学生对“电” 有着丰富而又强烈的感性认识。当学生们了解了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并感受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之后,会对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正是基于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教材开始的几个设问,把学生带进了“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研究之中。从能量转换角度看,本节课程内容是对前一节课中“一种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能量,能量也是守恒的;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同样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和电能等”论述的补充和完善。从反应物之间电子转移角度看,原电池概念的形成是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拓展和应用;从思维角度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思想,是对“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思维方式的反思和突破。
教材呈现的思路是1首先介绍电的广泛使用;2接着分析我国电力状况,分析火力发电利弊,提出怎么解决这个弊端;3从产生电流的条件和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引出原电池的一串分组实验;4理解分析原电池特点;5介绍新型高能电池 开阔学生视野。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具备部分氧化还原的知识和少量电学常识,同时他们也有一定的实验技能,可以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
(三)教学环境分析
这次教学将在多媒体教室完成,利用多媒体,结合实验探究,可以使学生形象、生动、深刻的理解教材内容,从视觉、听觉,动手三个方面提升学生的认知层次。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获得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化学实验。
2.形成原电池的概念,探究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二)过程和方法
1.经历对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化学实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2.通过反应物之间电子的转移的探究,理解原电池的形成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的拓展和运用。
3.通过化学史实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法。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加深理解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2. 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能源问题,逐步形成正确的能源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原电池的概念与构成条件。
教学难点:用已经学过的有关知识探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条件和装置。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流程
为了使本节教学设计思路更为清晰,可将课程内容大致分为三部分:
火力发电:
燃烧发电的原
理及利弊分析
实验
探究
原电池概
念及原理
(二)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 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建立新思路
(一) 创设问题情景
(1)指导阅读课本中关于电力在当今社会的应用和作用。
(2)多媒体呈现2001年我国发电总量构成图
(3)多媒体呈现火力发电的相关图片、影像和图表。
(4)引导学生分析火力发电的原理、利与弊。
(5)引导学生分析燃烧的氧化还原本质及其体系能量的变化。
(二)建立新思路,提出新的研究任务。
能否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怎样才能实现这个转变?
(1)阅读课本中关于电力在当今社会的应用和作用。
(2)观看多媒体呈现的2001年我国发电总量构成图
(3)观看多媒体呈现的火力发电的相关图片、影像和图表。
(4)讨论并分析火力发电的原理、利与弊。
(5)讨论并分析燃烧的氧化还原本质及其体系能量的变化。
三 组织学生实验探究
[实验2-4]
组织探讨实验现象的解释,抽象出原电池的概念。做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填写课本P35表格。
四 归纳总结形成概念
(一)出示 通过以上实验探究,说明化学电池由几部分构成,它的组成条件是什么?
(二)引到学生归纳总结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以及化学电池的反应本质。
五 巩固练习
出示老师设计的实验,启发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进行各种尝试。
六 组织学生科学探究
趣味实验
给出器材,如何设计水果电池设计并上台实验 通过科学探究进一步让学生大胆设计,大胆实验探究,获取感性材料。激发化学学习兴趣。并为下节课(发展中的各种新电池) 做准备。
七、评价和反思
1、多媒体呈现形成性训练
2、布置课堂同步检测(书面呈现)
3、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
[板书]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一、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
(一)电能的来源
(二)原电池
1.概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原电池
2.原电池的电极名称
负极:电子流出(电流流入)的一极(较活泼金属),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电子流入(电流流出)的一极(较不活泼金属),发生还原反应。
3.电极反应式与电池总反应式
负极(锌片) Zn+2e-=Zn2+ (氧化反应)
正极(铜片) 2H++2e-=H2↑(还原反应)
电池总反应式:Zn+2H+=Zn2++H2↑
4.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5.组成原电池的条件(两极一液一连线)
(1)要有电解质溶液
(2)两个电极,其中一个相对较活泼、另一个相对较不活泼。两个电极直接或间接在一起,并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3)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4)形成闭合电路
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了高三化学课件-化学能与电能课件,阅读化学课件能够提高同学们的思维能力,想要了解更多的化学课件,请查阅学大教育网。
热门资讯

-
宁夏银川一中怎么样_环境如何-图
2018-10-11 -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怎么样_环境如何-图
2018-10-11 -
学好高中英语的建议和方法
2018-10-09 -
高一数学成绩上升有哪些窍门
2018-10-09 -
高二学生英语差怎么才能赶上
2018-10-09 -
【石赤岭在哪-图】介绍
2018-08-09 -
【石臼湖在哪-图】介绍
2018-08-09 -
【石竹山在哪-图】介绍
2018-08-09 -
【石燕洞是什么-图】介绍
2018-08-09
热门问题
-
青岛高二学生去学大教育补习怎么样?
2021-09-03 -
秦皇岛高二学生英语差如何能进步?
2021-09-03 -
乌海初三化学成绩差有必要补习吗?
2021-08-13 -
兰州初中生报假期班有什么效果?
2021-06-25 -
深圳学大教育辅导班的费用贵吗?
2021-06-25 -
太原高中生从几个方面选择托管班?
2021-06-18 -
中小学辅导机构哪家比较好?
2021-06-18 -
小升初数学学习技巧有哪些?
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