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时间记忆法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3-11-28 17:42:15
4、培养同期性时间观念
同一历史活动的不同侧面或不同历史事物处于同一时期,这便是历史的同期性特征,如:第二次鸦片战争处于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1919年的历史事件有“五四”运动、朝鲜“三一”运动,巴黎和会召开、共产国际成立等,历史教学中由于教材编排的不足(同期性内容排出先后次序)或教师的疏忽。学生心理上习惯性障碍(在时间经验上人们更多地习惯于顺序性推演),影响时空观念的形成,应引以重视。
5、时间运算
具体来说:
(1)计算时间长短,如荷兰殖民者盘踞台湾从1624─1662年,长达38年之久;新民主主义革命比旧民主主义革命短多少年,可用下列算式推导:(1919─1840)一(1949─1919)=50年。
(2)比较、体会距今时间远近。如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多少年;公元前594年和公元前359年哪个年代距今较近等。
(3)进行时间转换。这又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不同纪年方法间的转换,如民国元年是1912年。甲午战争中的“甲午”是公历1894年。贞观元年是公历627年;一类是具体历史时间与世纪、年代、前期、中期、后期等模糊时间概念间的转换,如618年是七世纪前期,1868年是十九世纪中叶,再如下列选择题,也是考查的这种技能,公元前594年是:①公元前五世纪初,②公元前六世纪初,③公元前五世纪末,④公元前六世纪末。
6、记忆时间
记忆时间也遵循着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的规律,但实际教学中要严格地把两者区分开来是很困难的。具体学习中,更多的做法是揭示时间特征,组织记忆材料,激发记忆兴趣。一是揭示单个时间数字的特点促进记忆。如揭示时间数字的结构特点的有数位特点(单位数时间如公元 8年。双位数时间如公元之年。三位数时间如220年、四位数时间如:1940年)、双数重叠特点(如1616年、1919年)。对称数字特点(如1881 年)、自然数字递增特点(如1234年)等不一而足;一是揭示不同时间之间相互关系特点促进记忆。如年代间隔记忆法(如1911年、1913年、1915 年、1917年、1919年、1921年等)、公元前后对称记忆(如公元前221年与公元221年)等。
同学们掌握了高中历史时间记忆法,在平时的学习的时候就应该使自己的掌握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根据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使自己建立一种表格,这样,我们就能清晰的记忆时间,我们的成绩也会去的提高。
热门资讯

-
宁夏银川一中怎么样_环境如何-图
2018-10-11 -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怎么样_环境如何-图
2018-10-11 -
学好高中英语的建议和方法
2018-10-09 -
高一数学成绩上升有哪些窍门
2018-10-09 -
高二学生英语差怎么才能赶上
2018-10-09 -
【石赤岭在哪-图】介绍
2018-08-09 -
【石臼湖在哪-图】介绍
2018-08-09 -
【石竹山在哪-图】介绍
2018-08-09 -
【石燕洞是什么-图】介绍
2018-08-09
热门问题
-
青岛高二学生去学大教育补习怎么样?
2021-09-03 -
秦皇岛高二学生英语差如何能进步?
2021-09-03 -
乌海初三化学成绩差有必要补习吗?
2021-08-13 -
兰州初中生报假期班有什么效果?
2021-06-25 -
深圳学大教育辅导班的费用贵吗?
2021-06-25 -
太原高中生从几个方面选择托管班?
2021-06-18 -
中小学辅导机构哪家比较好?
2021-06-18 -
小升初数学学习技巧有哪些?
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