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高中生文言文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4-12-24 17:18:11


在高中语文的考试中,文言文是学习的重点,在考试中占了很大的分值比重,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应该了解一些学习中的不足,然后找到学习的方法。下面就是为大家总结的高中生文言文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

1、兴趣不多

2、诵读不多

3、拓展不多

4、方法不多

5、提升不多

原因:

教师方面:教学中教师总怕学生这也“不知”,那也“不懂”,因而对一篇文言文,很多老师从字词的解释到句子的翻译,再到思想内容的概括无所不讲,学生成了盛装知识的容器,学生在被动中接受老师的所谓知识的传播。

教材方面:由于文言文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再加上古汉语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的差异,一些词语用法的不同,古汉语常识等,无形之中加深了学生的畏难情绪,视文言文为第二外语。

学生方面:许多中学生认为,文言文知识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文言文学习、掌握与运用只会让别人看不起自己,说自个儿跟不上时代,是个“古董”。

高考方面:综观历年的高考试题,考的大多是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还是停留在字词句的层面上。高考如此,在课堂中,文言文教学自然也就是以字词教学为主,而要做到“字字清楚,句句落实”,串讲法应该是最好的。

习惯方面:由于文言文阅读面狭窄,接触到的文言材料有限,学生难以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往往对老师产生极大的依赖心理;而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点,再加上课时紧张,教师只好串讲、直译,这又直接养成了学生的惰性心理,自然更难形成阅读能力,如此恶性循环。

对策:

1、实施“诵读”策略

“读书须百遍,其义即自见”。大声朗读,口熟而成诵是文言文教学的特殊要求。因为文言文比现代文更讲究韵律,古人常采用“吟唱”的方式来诵读诗文,知识经济时代虽然我们并不提倡“吟唱”,但“书读百遍”仍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语气感情,诵读在学生理解文意、体味情感、感受作品的意境、提高语言感悟能力等方面的确大有裨益。

2、实施“授渔”策略

文言文教学教师的“讲”不能贪多求全。教师要“讲”的重点是常用词法、特殊句式(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和古代文化常识三个方面,而不是从头到尾,一讲到底。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法的指导。文言文阅读,作为一种能力,它的养成需要主体“多读”的实践,在感性经验不断积累、丰厚的基础上,经独立思考后自己“悟”出来。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里这样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3、实施“课改”策略

《学记》曰:“学贵在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此语道出了质疑的重要性。教师在课堂实践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学生在课堂上不够活跃。其所以如此,原因有两点:一是大部分学生习惯于课堂上充当被动接受的角色。从入校门开始,学生一直处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中,成为储存前人留下的知识的“容器”,对于互动教学难以适应。二是一些学生缺乏自信心,害怕在课堂上答错了问题。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创造出一种合作学习的环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4、实施“迁移”策略

学生是否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不是看他能否阅读已学过的文言文,而主要是看他能否运用已学过的文言文知识,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课文教学要求,帮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知识积累点和能力训练点,然后将知识和能力所得作正向迁移,适当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在知识的实际运用中提高阅读能力。

5、实施“兴趣”策略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本来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但因为我们没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taste(品味)、欣赏、快乐,尤其是对祖国传统语言的欣赏,我们总是在对文言词、句字面意思的准确理解上施教,使文言文学习成了学生的负担。

同学们了解了高中生文言文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平时的学习中,重视基础知识的总结和学习,提高学习能力,这样我们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8926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